公元1111年,宋徽宗赵佶派遣童贯出使北方的辽国,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这一次出使就像是蝴蝶的翅膀,最后直接决定了宋辽金三个王朝的命运。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且从童贯出使辽国说起。
童贯出使辽国,是为了给辽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送去生日祝福,在这次前往辽国贺寿的使团中,童贯是副使,大概在十月份的时候,宋朝的使节团来到了卢沟桥,并且在此处的驿站歇脚。当天晚上,童贯的住处突然到访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个不速之客是辽国的官员,他叫马植,是一个汉人。身为辽国人,虽然马植在辽国政府为官,但是一直很想回归南朝,认为那里才是自己的祖国。于是他听说宋朝的使节团在驿站休息后,他就夜访驿站,向童贯提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方案。
(相关资料图)
马植提出的方案其实非常简单,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远交近攻”。马植告诉童贯:“在咱们辽国的东北边陲,有一个民族叫做女真,这个民族骁勇善战,而且女真各部落对于辽国的暴政早已心怀不满,随时都会揭竿而起,女真部落一旦崛起,辽国绝对没有办法控制。到时候,朝廷如果派人从山东半岛出发渡海,跟女真人缔结军事同盟,东西夹攻,那燕云十六州就唾手可得。”马植的这个计划非常实际,童贯听完之后非常兴奋,就把马植秘密带回大宋,回到大宋之后,童贯就把马植引荐给了徽宗赵佶。赵佶和马植一番交谈之后,采纳了马植远交近攻夹攻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并且以购买马匹的理由,派遣使节从山东半岛渡海,前去笼络女真部落。
当马植奉命出使辽国,前去觐见完颜阿骨打的时候,此时的完颜阿骨打已经夺取了辽东的五十四州,对于宋朝的使者马植,完颜阿骨打表示出了热烈欢迎,并且邀请马植一同观看金军作战。金军正在围攻辽国的上京临潢府,但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打猎玩乐,虽然城中的守军激烈抵抗,但出人意料的是,临潢府只守了半天就被金人拿下,这让陪同完颜阿骨打观看金军作战的马植大为惊讶,马植知道女真民族是骁勇善战的,但却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地步。
临潢府的战火还未完全消褪,完颜阿骨打和宋朝的使节马植就一同入城,之后,马植代表宋朝的徽宗皇帝赵佶,和完颜阿骨打在临潢府达成了夹攻辽国的盟约,而这一系列盟约,就在刚刚攻占的临潢府签订,由于宋朝一方的使者是渡海而来,所以这次盟约被称为海上之盟,对于联合攻辽,完颜阿骨打要求宋朝一方出兵攻取辽国的析津府,然后北上,抵达古北口。金国则负责攻取大定府,之后南下直取古北口。在这之后,宋金两国边界以古北口为界,互不超越。对于宋人望眼欲穿的燕云十六州,金朝一方答应宋朝收回这片领土,但是收回燕云十六州以后,原本给予辽国的岁币还要一文不少转交给金国,虽然还要继续缴纳岁币,但能够达成这样一个盟约已经足以让宋朝陷入狂欢了,而马植此行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使命,对于联合攻辽的具体日期,金朝一方和宋朝约定于次年进行,由此,对辽帝国量身定制的一张天罗地网,正在由南向北徐徐拉开......
对于大宋而言,宣和年间可谓是多事之秋。在内部先爆发了方腊起义,对外宣和伐辽一败涂地,处理对金关系上又进退失据,最终历史的车轮就滑向了靖康之变,北宋也就宣告灭亡。
我们先从方腊起义开始说起。
正在宋朝一方集结军队准备北伐辽国的时候,宋朝的东南地区却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就是方腊起义。方腊起义的起因,和赵佶的爱好有关,赵佶喜欢珍禽异兽、奇花异木和奇石,早在即位之初,赵佶就在杭州设立了应奉局,来满足自己的喜好。由于宋代陆路和水路运输的各项物资,大都编组为纲,所以这些奇花异石又有一个我们极为熟悉的称呼,这个称呼就是“花石纲”。
在宋朝东南的江浙地区,主管应奉局的是朱勔。当花石纲在宣和年间停止运输以后,大家原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但童贯主管的造作局很快就顶替了朱勔的应奉局,花石纲是不再继续了,但是没说盘剥不再进行了。方腊的家乡青溪县,出产的特产就是漆,方腊自己家就有漆园,经常要被朝廷派来的人敲诈,在花石纲和造作局两大因素合力之下,东南地区对朝廷的不满已经达到了顶点,方腊看准了时机,在自家漆园聚众宣布起义。起义开始之后,方腊的义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占据了6州52县的土地,随后又攻占杭州,早已不堪其扰的东南各州县百姓纷纷响应方腊。徽宗赵佶听说了东南地区爆发了方腊起义之后,一方面罢免了朱勔父子,同时撤销了民愤民怨极大的苏杭地区应奉局和造作局,同时任命童贯等人率领京畿禁军火速南下平定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军攻下杭州之后,为平息百姓们的怒火,找到了蔡京父祖的陵墓,并且将其掘开,随后又接着进攻秀州,但是秀州城久攻不下,正在此时童贯领军赶到,朝廷的援军于是和秀州的守军合于一处,一同反击方腊,方腊战败,紧接着朝廷进取杭州,方腊放弃杭州,又放火烧毁了城中的官舍、府库、民宅,并趁夜逃离杭州。宋将刘延庆、王禀、王涣、王惟忠、辛兴忠相继率兵赶来,收复了所有被义军占领的城池。四月,方腊及妻子邵氏、儿子方毫、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在梓桐峒的石涧中被俘,义军七万人被杀。宣和三年八月,方腊被处死,轰轰烈烈的方腊起义暂时告一段落。
方腊死后,起义军的残余力量仍然在坚持斗争,于是童贯派遣刘光世、姚平仲等人领兵继续剿灭方腊余部,这些方腊余部的斗争又延续了几个月,直到宣和四年,才彻底宣告失败。
方腊起义平定以后,宋徽宗赵佶又重新启动了北伐辽国的计划。此时此刻,北方的辽国由于金国的凌厉攻势,已经是摇摇欲坠,辽国的上京道和东京道已经全部被金国占据,只剩下互不相连的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这两块领地,而且两块领地之间互不相连,消息传到宋朝,宋朝一方正式履行之前和完颜阿骨打的约定,由童贯领兵十五万北伐辽国的南京析津府。此次出兵征伐辽国,宋朝上下都是充满信心,曾经强大的辽国现在已经被新兴的金国打的分崩离析,天祚帝耶律延禧不知去向,而且此次出兵幽燕,童贯所率领的是西军,西军是宋朝的精锐部队,在宋夏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在不久之前镇压方腊起义的战事中,西军大放异彩。有了西军的参与,可以说宋朝对于此次出征的结果是成竹在胸,前线的宋军甚至没把这次的战事当回事,觉得这不过是一次观光旅游而已。
当童贯所统领的部队进入辽国境内后,童贯或许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他命人到处粘贴皇榜,向当地居民许愿谁能够献出燕京,那就可以直接授予他节度使的职务。但是,从燕云十六州被割让开始到宣和伐辽,燕云地区已经脱离中原王朝有几个世纪了。到了此时,燕云十六州的居民大都认同自己是辽国的一份子,而不是陌生的大宋。宋军想象之中,他们一打过来,燕云十六州的汉人们肯定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但结果却是燕云十六州的居民并不认同他们,表现出了誓死抵抗的决心。童贯先后所派去的三个劝降使臣,全都被辽国守军砍了脑袋,不战而屈人之兵已经不可能,那唯有一战了。
五月二十六日,西军名将种师道(《水浒传》里的老种经略相公)进兵白沟河,种师道派遣使者前去劝降此战的对手耶律大石,面对宋朝一方的使者,耶律大石一口回绝了宋军的请求,说不用多说,我只有死战而已。白沟河是宋辽两国的界河,但是在宋军渡河的时候,宋军就遭遇了辽军的袭击,从而战败。种师道的部队战败了,第二天辛兴宗的西路军也战败了。宋军一败再败,种师道决定退守雄州,虽然在兵败如山倒中,西军刘延庆的部将韩世忠取得了胜利,但局部的小胜无法挽回宋军整体失败的定局。宋军连战连败以后,辽国方面派遣使者前往宋军大营,谴责宋朝一方背弃澶渊之盟,为了眼前一时的小利,不顾将来,和虎狼之邦结好,这难道是明智吗?救灾恤邻,是古今通义,希望大国思量!”童贯无言以对。种师道又进谏说应该答应辽使退兵,童贯又不听,秘密弹劾种师道助贼。于是种师道被罢免,刘延庆接任,刘延庆这人是有名的逃跑将军,刘延庆硬着头皮接替了种师道出击辽国,但就在此时,涿州守将郭药师来投奔宋朝,这可以说给刘延庆打了一剂强心针。但是当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的刘延庆进抵白沟河的时候,和种师道一样吃了败仗,于是刘延庆再不敢前进一步了,郭药师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请求由自己领兵出战。刘延庆大喜过望,命令郭药师领军六千进攻析津府,同时名自己的儿子刘光世做好接应的准备。郭药师的部队顺利夺取了析津府,但是很快便被辽军杀了个回马枪,析津府易主,而原本要接应郭药师的刘光世呢?到了现在还是不见踪影,郭药师最终只身一人逃走,保住了性命。
此时此刻,就在析津府城外的刘延庆大军看到城内火光冲天,又在几个逃出来的宋军那里听说辽军正在准备兵马反杀过来,于是刘延庆果断采取措施,一把火烧了自己的营帐物资,迅速逃跑,由于他逃跑的时候军队杂乱无章,死在自己人脚下的不计其数,此战过后,宋军多年储存的战略物资消耗殆尽,再也没有能力向辽军发起进攻。第一次宣和伐辽,以宋军完败画上句号。
第一次宣和伐辽失败以后,童贯把所有责任全都归咎于种师道和和诜二人,弹劾种师道和和诜二人,于是种师道和和和诜二人同时被罢免,半年以后,宋朝方面又发动了第二次宣和伐辽,结果仍然毫无悬念,宋军仍旧是一败涂地,在两次失败之后,童贯不得不去求金军出击征讨辽军。于是,作为宋朝的盟友,金朝出击辽军,结果也是一样的毫无悬念,辽军大败,金军非常顺利地夺取了析津府,夺取析津府以后,宋朝请求金朝遵守盟约,将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宋朝,但是由于宋朝的一败涂地,金朝也不想再遵守盟约,最终宋朝花费了大量钱财,从金朝方面赎回了析津府一带,改名为燕山府。但是就是这样的胜利,也让宋朝上下开始了狂欢,童贯也被徽宗遵照神宗的遗言,封为广阳郡王,这是宋朝历史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个宦官因为军功封王的例子。
改写历史进程的,有时候并非是大人物的雄才伟略,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在辽朝即将灭亡的时候,有一个叫张觉的辽军将领投降了金人,金朝接纳了张觉的归降,授予张觉临海军节度使的职务,仍旧让他镇守平州,并且将平州升级为金朝的南京。在宋朝一方付出了巨量金钱之后,金军撤离了析津府,将其交还给宋朝。在撤军之前,金朝命令析津府的百姓们一律要迁走,离开燕京,前去上京会宁府,这些被迁移的人正好要经过平州,有些人就跑去找张觉诉苦。于是张觉就召集部下开会,讨论对策,一番讨论之后,张觉决定背叛金国,被迁移的人都前来投靠张觉。原本到这里,这件事情其实和宋朝毫无关系,但是接下来,张觉却又投降了宋朝。金朝听说平州生变,于是命人讨伐张觉,但是却被张觉击败,这让宋徽宗松了口气。正在这时,完颜阿骨打驾崩,弟弟完颜吴乞买即位,也就是金太宗。
张觉接连击败金军,让他成为了金人的眼中钉肉中刺,金军名将完颜宗望领兵征讨张觉,张觉战败,逃跑到了宋朝境内,宋朝一开始不想交出张觉,杀了一个像张觉的人,想要鱼目混珠蒙混过关,但是金朝有人认识张觉,很快就认出了这所谓的头颅并非是张觉本人的,于是金朝再度索要张觉,无奈之下,宋朝一方的守将王安中就命人带出张觉,历数他的罪过,张觉大骂宋朝背信弃义,但是紧接着就被王安中处死,头颅被献给了金人。张觉事件让金朝认清了宋朝的外强中干,宋朝的表现也彻底让郭药师这些降将寒了心,北宋灭亡自此开始进入倒计时。
张觉事件之后,金朝很快撕毁盟约,大举攻宋。金国攻打宋朝,共有两次,都是以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为统帅。第一次攻宋,仅有完颜宗望所部的人马抵达了开封城下,完颜宗翰所部被阻截在太原,一直无法得到深入。而且当时开封以李纲为守将,同时又令种师道所部从西北回援。完颜宗望见无法取得战果,只好率军回撤。
第二年,完颜宗望和完颜宗翰一起攻到了开封城下,此时名将种师道已死,而李纲也被钦宗赵桓罢免了宰相的职务。此时的宋朝镇守开封的兵力已大不如前。面对再度来犯的金人,病急乱投医的宋钦宗又相信妖人郭京的鬼话,以所谓的“六甲神兵”退敌,以致被金国军队攻破了开封的外城。在攻破开封外城之后,金国军队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以议和的名义,将宋钦宗骗到了金国军营里,逼他写下了降书称臣。此后,金国又要求宋朝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为条件,作为这次战争的补偿。迫不得已,宋钦宗只好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是他筹集不到那么多钱,只好用京城妇女作为抵押。但尽管如此,宋钦宗还是无法凑齐金国要求的数目,只好再以皇族的女性来抵押,但依然无法满足金人。因此金人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之后,带着上万名宋朝的皇族女性和平民妇女北归返回金国,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变。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