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疫情平复、出行需求持续爆发,加上恢复上架和新用户注册,很多人都对滴滴一季度的财报充满期待。7 月 9 日,这份姗姗来迟的财报终于出炉了,结果也没有让投资者们失望。从营收、亏损、订单数等核心指标来看,滴滴的运营状况较此前明显改善,各项业务也都陆续回到正轨。
其中,一季度总营收为 427.12 亿元,同比增长 19.1%。来自中国和国际出行业务的收入分别为 390.49 亿元和 16.9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8.7% 和 40.7%,仍是集团的营收支柱。新业务也有一定进步,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 12.4% 至 19.7 亿元,可惜仍无法独挑大梁。
为了满足春节长假和节后复工的出行需求、保证充足运力,滴滴在一季度也提高了司机的激励标准,拉高了经营成本。两相抵消之下,滴滴一季度归属普通股东净亏损为 12 亿元,仍未能实现扭亏为盈。不过值得高兴的是,这一亏损数字较去年同期的 163 亿已经大幅收窄。
大盘回暖、出行需求增长,无疑是滴滴业绩复苏的助推器。而在长时间下架的情况下,滴滴的市场地位也并未遭到多大影响,份额依旧遥遥领先,更是凸显了其竞争优势。数据显示,今年 1 月全国网约车订单量为 5.76 亿,环比上升 14.1%,止住了两连跌的不利势头。随后两个月这个数字进一步提升至 6.52 亿和 7.16 亿,环比分别增长了 13.3% 和 9.7%,出行市场实现全面复苏。
一季度,滴滴滴中国出行业务 GTV 高达 589.5 亿元,同比增长 22.6%,无疑吃到了这一波市场复苏红利。不过来到二季度之后,大盘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竞争对手也不断发力,作为网约车霸主的滴滴不是高枕无忧。在稳住主营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新出路、第二增长曲线,对滴滴来说十分关键。
社区团购已经成为过去式,同城货运也面临收缩,自动驾驶无疑是滴滴目前最为重视的新业务。历史资料显示,滴滴自动驾驶团队组建于 2016 年,目前团队规模已经超过 900 人。不久前,滴滴自动驾驶宣布和法雷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 L4 级无人驾驶出租车智能安全解决方案,还发布了首款自动驾驶概念车。按照滴滴的计划,自动驾驶量产车型将在 2025 年接入运营网络,预计将为集团降低成本,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除此之外,滴滴也没放弃开拓海外市场,继续加码国际业务。在财报中,滴滴高层就表示会关注拉美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巴西和墨西哥。
目前,Uber 在国际市场优势明显,滴滴想虎口夺食并不容易。不过随着国内网约车市场日渐饱和,发展自动架势等新业务和出海扩张都是滴滴不可错过的新方向。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