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科技志愿者在行动
大手拉小手
↓↓↓中国科协高度重视科技志愿服务工作,把志愿服务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服务教育“双减”和乡村振兴等,突出价值引领、实践育人,推动科技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下面和小编一同看看科技志愿者如何大手拉小手,助力科技教育、科学普及——
↓↓↓1
安徽:阜阳师范大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赴阜阳市实验中学开展机器人科普活动为促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阜阳师范大学“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于6月中旬造访阜阳市实验中学,开展了以“走进机器人,认识智能车”为主题的机器人科普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们向同学们介绍了智能车的组成器件和制作过程,通过影视作品片段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智能车。 志愿者刘睿江带领同学们初步认识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和技术参数。在讲解过程中,他通过问答的形式与同学们互动,询问同学们心目中的机器人长什么样、机器人是机器还是人、机器人的用途等问题,气氛热烈。 在机器狗的演示环节,志愿者向同学们展示了机器狗的操作,并邀请同学们亲身操作,感受科技的力量。 本次机器人科普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2
河南:郑州市金水区科协举办“自然科普课堂第一讲--认识我们身边的小燕子”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为了激发青少年对大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金水区科学技术协会、金水区科技志愿服务队、共青团金水区委联合郑纺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郑纺机社区妇联和金水区益创社工举办了以“自然科普课堂第一讲--认识我们身边的小燕子”为主题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
燕子是人类最亲近的鸟类之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很多地方,人们甚至将在家屋檐下筑巢的燕子看作家庭的一部分。
活动伊始,科技志愿者魏老师带领众人合唱耳熟能详的歌曲《小燕子》,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随后老师详细介绍了家燕、雨燕、金腰燕等常见燕子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低飞的原因等,使孩子们对这些燕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老师通过分析普通雨燕的迁徙路线,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鸟类的迁徙习性和自然界的奇妙进化。活动过程设置了互动抢答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积极发言。
课程结束,孩子们没有丝毫疲惫,充满了对这堂课的不舍和回味,他们期待着下一次的课堂上能发现、学习更多有关大自然的奥秘。
本次活动以“自然科普月”为契机,旨在树立青少年小小主人翁的精神,关心一草一木、一景一情。
责任编辑:孟想 审校:李林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太字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